第(2/3)页 便听相国夫人问道:“这话从何说起?” 那妇人无比惊诧:“夫人竟也不知?这事却决非无中所有,原是我有一堂妹,嫁去宣平坊吕宅,不久前请了一退职司赞为供奉,是当年曾在太后身边服侍的女官,便是这位司赞提起旧事,有根有据,只举一例,延载九年江南道苏、杭等地蝗灾,不少官员皆以为是上苍降怒,上谏不得灭蝗而应祭祀祷福,便是太后劝服先帝还当以灭蝗济灾为重,才免却万千百姓受饥挨饿。” 十一娘似乎听闻相国夫人冷嗤半声,又仿佛被及时阻止,于是便没打断另一个毫无眼色的贵妇插嘴—— “是了是了,我也听闻这话,甚至还听说有一年太后千秋前夕,咸宜观玄清居士忽有一梦,见一仙人将她引至一境,手指仙池不语,后玄清居士卜卦,算得仙境仙池正在江南,故千里迢迢寻去,从仙池中打捞出一石,上有字迹,为圣母惠世,圣母可不代指圣人之母也即当今太后,应是江南之仙人也感念太后曾经惠及苍生,故见灵石标赞。” “真有这事?” “玄清居士还将那灵石请回京都,当贺礼送上呢,不过太后下令不得张扬,故而才未传开罢了。” 相国夫人终于忍不住了:“既然太后有令在先,那退职女官竟然敢随口传扬?” 十一娘不由掩嘴:相国夫人还真是个直性子,听这语气,与太后不和之说相当确实无疑了。 却听太夫人轻咳一声:“太后仁慈,一贯宽厚待下,那些女官才敢如此罢了。” 刚才提起刘玄清的贵妇便也干笑道:“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想必当年先帝也是深知太后才干,才特允商议国政,上仙显灵称颂更为吉庆,太后不欲声张,应是不愿居功,女官们这时说道出来,也是因为钦佩太后才德。” 十一娘暗暗思量,原本还在推测太后什么时候才会行动,想不到已经不声不响开始了布局,甚好则是,瑶英这枚棋子她也已经安插到位,且等刘玄清进一步名声大躁,就到时机揭露真相,这个神棍本来面目一旦揭穿,且看太后要如何圆转所谓灵迹? 正当这时,好一歇无声无息的谢莹却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吓得十一娘瞪目结舌,看着那孩子像见鬼一般。 隔扇那边诸多妇人也听闻响动,相国夫人干脆利落让儿媳领着客人就席,她这寿星倒挽着太夫人一同绕了过来,眼看仆婢们乱成一团,才刚惊醒的谢翡糊里糊涂在那儿揉眼睛,自家孙女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不由竖起眉头。 “怎么回事?” 这也是十一娘心头疑惑,她几乎以为谢莹因为看她不顺眼,打算使什么诬篾陷构一类手段,事实证明十一娘也太过“阴谋论”,高估了谢莹的心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