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如惠风所愿-《望族权后》
第(2/3)页
只这个目的嘛,其实十一娘心知肚明,但她可不能表现出来,就这么不转眼地盯着秦霁,而一贯小心翼翼的秦霁这回却不避不让,光明磊落又坚定不移的微笑着。
而一直沉默不语的惠风,这时也没有坐壁上观的超脱淡然,微微露出羞赧的神情,明艳照人又谦恭有礼的姿态拿捏得恰如其当,一礼下去,口吻果决:“婢子愿为王妃效劳。”
廊桥一角这处坐席,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就当秦霁的笑容快要维持不住,惠风也终于开始忐忑不安时,十一娘才又轻轻一笑:“孺人拳拳之心,我总不能辜负,阿禄,带惠风去厨内吧。”
可无论是十一娘还是秦霁都心知肚明,重点不是惠风的厨技能否让人满意,是以当身边再无闲杂,话题也就没有了兜来绕去的必要,十一娘目光沉沉的盯着秦霁,笑容慢慢带着些冷意:“孺人今日这出,究竟是何用意?”
秦霁便神色一肃:“柳媵人有孕,为殿下之幸,阖府之喜,王妃宽仁大度,当然不会心生妒恨,可在妾身看来,无论柳媵人,抑或任媵人,虽看似恭敬王妃,实则均非安份守纪之人,王妃固然宽仁,不存害人之心,却万万不能大意轻疏,妾身蒲柳之姿,生性愚钝,不被殿下所喜,多得王妃时时事事维庇,方不至受尽折辱任人欺凌,惠阿监也是多得王妃照庇,方能摆脱元姬苛虐打骂,得以安宁,妾身与惠阿监既皆蒙受王妃恩庇,自然会感恩图报。”
这话并没有说得十分亮堂,但秦霁相信凭王妃的智计,不会不明言下之意。
她进一步阐明好处:“王妃虽有意提携任姬,然任姬毕竟为世族出身,其心性也并不甘于一直屈居人下,王妃若对其过于寄重,难免有养虎为患之忧,惠阿监虽是宫人,却无家族倚仗,且她甚至为示忠心,承诺即便得宠,也不会游说争取姬妾名份,甘愿一直留在旃风苑侍奉,如此一来,就必须仰仗王妃庇护,不会造成任何威胁,王妃利用惠阿监制衡柳、任二媵,方能免除后顾之忧,用心于治政。”
这话倒是说得大义凛然,光凭眼睛看,竟看不出半点奸滑阴歹来,十一娘对秦霁多少有了些刮目相看的改观,只脸上仍是喜怒难辩,态度依然不置可否,大约过了数十呼息,才慢吞吞地说道:“这三年来,秦孺人一直坚持兢兢业业却沉默寡言,对我也是恭敬有余亲近不足,真没想到,原来竟还有这么多关切筹谋。”
这摆明了便是不多信任甚至略带讥诮的情绪,然而秦霁一点没有介怀,却也不再继续表达忠心不二,只是拿出一副坦诚交心的态度:“不瞒王妃,妾身爱慕殿下,也曾心怀奢想,然而这多年来,就算妾身竭尽全力,也无法挽回殿下半分温情,妾身虽然愚钝,可也没有丧失自知之明,而就算妾身心怀懊悔,如今也没有回头路可以选择了……妾身之所以荐举惠阿监,当然也是为自己打算,将来若是……惠阿监有那运数,有幸为殿下诞育子嗣,还望王妃允可让妾身留在膝下教养,如此,妾之残生,还不算太过绝望。”
说着竟然红了眼圈,多么的凄楚可怜,让人不尽惋惜。
十一娘纵然紧盯着这张面孔,竟然也难以捕捉到一点破绽,不由腹诽:秦孺人在屡经挫折后,演技倒是长进了,晋王殿下那番警告,确定不是弄巧成拙?
“容我多考虑几日吧。”王妃当然没有立即报以肯定,这不符合她的一贯性情。
不过就在数日之后,当秦霁提议王妃此年生辰,由她领头,发动其余几位媵妾出资,设家宴庆祝时,王妃客套了几句,并没有推辞——
她虽是王府主母,但年纪尚轻,又一贯俭省,故而生辰并没有铺张,旧岁时甚至连家宴都没设,横竖那会儿贺烨正在前线拼杀,她也忙碌得焦头烂额,要不是碧奴、阿禄提醒,自己都忘记了这么回事,倒是白白收了诸位姬媵的贺礼,饭都没请一顿,不过今年,虽说晋王殿下仍不在场,好歹战况没有旧岁时胶着,又兼喜讯连连,众姬媵既然有此好意,晋王妃一个铜板都不用消耗,也乐得白占便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