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全面撤退-《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1/3)页

    “我们都有一个家,

    名字叫中国,

    兄弟姐妹都很多,

    景色也不错,

    看那一条长城万里,

    在云中穿梭呀……”

    看着电视机里的高峰唱着《大中国》,老周不住点头。

    “这首歌不错,军军,你应该写点这种歌。”

    “这歌听着就喜庆。”

    一旁,周母跟着附和道。

    “今年春晚选歌选得好。”

    “嗯,嗯,以后有空写一首。”

    这样的歌,李杰的脑子里有很多,不过,暂时不太合适掏出来。

    人设不能丢。

    即使要写,也得等到任务完成之后,那会儿可以随意放飞自我。

    一段联唱之后,跟着的是独唱。

    演唱:任闲齐

    歌曲:《心太软》

    作词:周利军

    作曲:周利军

    编曲:周利军

    ……

    是的。

    紧随其后的便是任闲齐,如果不是为了等这首歌,周父周母早就出门打牌去了。

    华夏人过年除了吃吃喝喝还有麻将、扑克。

    全部少不了。

    老周夫妇,特别是周母,在燕京呆了那么久,早就认识了一批麻友。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

    听着电视机里不太一样的歌声,周母有些意外。

    “军军,这跟平时放的怎么不太一样?”

    “重新编了一遍。”

    《心太软》原版编曲有点太‘摇滚’,虽然只是流行摇滚,但流行摇滚也是摇滚!

    也就是任闲齐是宝岛人。

    没有港台身份,《心太软》别说是享受独唱待遇,便是入选都困难。

    时间进入1996年,流行歌曲虽然已经大行其道,但内地的学术圈、评论圈,仍然习惯把流行乐叫通俗歌曲。

    通俗歌曲是取自于‘通俗唱法’。

    这是一个略带贬义的词。

    国际上没有类似的叫法,这个名字最初是内地学院派叫出来的,彼时,港台流行乐流入内地。

    然后。

    那些简单,毫无技术含量的唱法就被命名为‘通俗唱法’。

    虽然港台地区,确实存在很多唱功‘稀烂’,过度包装的偶像歌手,但也不乏实力唱将。

    不过。

    在正统的学院派眼中,流行乐的确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

    “感觉还怪好听的。”

    老周听了一会,评价道。

    “比之前那一版好。”

    “大过年的,他一个人在燕京。”

    周母没管老周的话,转而说道。

    “军军,你待会要不把小齐叫过来吃顿宵夜?”

    “叫过了,他不来。”

    李杰解释道:“他不是一个人,这次他家人陪着他一块来的。”

    “哦,那就算了吧。”

    闻言,周母不再提这事,反正之前也见过,吃过饭。

    两天前,任闲齐专门过来拜了一个早年。

    除夕夜没吃到饭,大年初二,这顿饭还是吃到了,任闲齐和女友一块来到周家。

    任闲齐和女友也是多年的爱情长跑,两人88年就在一起,相恋八年却没有结婚。

    这种事放在内地,不,哪怕放在当下的宝岛,也有点另类。

    但。

    他们俩个都是女友很西化的人,恋爱不结婚在国外很常见,没什么大不了的。

    “呶,小齐,你看看这几首歌,挑一首吧。”

    饭后闲聊了一会,李杰就把他叫到了书房。

    今年过年他们搬进了新家,一间四室三厅的大房子,新家专门给李杰装了一个工作室。

    “好,谢谢。”

    接过歌词本后,任闲齐慢慢地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他心里很纠结。

    第一首《屋顶》,他很喜欢。

    第二首歌《坐在巷口的那对男女》,也很好。

    第三首歌《被风吹过的夏天》,也非常非常合适。

    好想都要啊!

    但,那是不可能的。

    公司只给他出一首对唱情歌,专门主打卡拉OK市场。

    90-00年代,乃至00-10年代,都是卡拉OK、KTV的黄金年代,最赚钱的时候。

    只要是大热的歌手,唱片公司都会给他制作几首对唱情歌。

    对唱,情歌,两个词,缺一不可!
    第(1/3)页